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文化.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文化. Show all posts

Friday, December 6, 2013

广东雷州功班藤牌舞

广东雷州功班藤牌舞

http://video.sina.com.cn/v/b/18370235-1241774167.html



  在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的海滨小村东莞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群体乐舞--功班藤牌舞。

  功班藤牌舞属明代健舞,曾流行于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其来历之说有二。

  一说为:传戚继光逐倭后,其所部于浙江沿海安家,将军中用于操演的《藤牌舞》吸收古代《舞蛮牌》或民间《盾牌舞》,用以训练士卒。其所著《纪敦新书》中亦有所述。此舞内容多为两军对垒破阵,两人出阵对舞击刺等,队形模拟阵形之变化。舞具为蛮牌或藤牌等。今浙江东阳、义乌等地还有《藤牌舞》,风格粗犷强烈。后渐传至徐闻。

  另一说为: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由于西寇(安南和葡萄牙海盗)的骚扰作乱,徐闻县土城被破,迁徙海安所城,至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才迁回故地,历时达39年之久。这段时期,东莞墟深受其害,百姓惨遭荼毒。面对强敌,乡民奋起练功习武,强身壮胆,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寇。当时朝廷在当地驻军派出将官传授藤牌舞,又称盾牌舞,操演乡民用于两军对垒破阵,两人出阵对舞击刺。


  阵前,双方士兵手执各色兵器。头叉队:关刀、月铲、双刀、铁尺、长连环、双手钣、串仔;二叉队:皇刀、洋刀、缨枪、双铰子、钩镰、串仔、绞棍;三叉队:关刀、月铲、双刀、铁尺、长连环、双手铍、串仔;四叉队:皇刀、洋刀、缨枪、双铰仔、钩镰、串仔、铰棍。一方士兵左手扣藤牌,右手执狼刀半蹲等待号令。

  鼓点一击,哨令一吹,队伍跃起,各分队兵士紧跟大叉开始列阵走形。阵式内容依次为:双龙阵、圆山阵、四象阵、八卦阵、剪刀阵、环龙阵。整个阵式变化由1人执指挥旗指挥,3人持锣鼓以各种鼓点合场操演。

  东莞功班藤牌舞源远流长,起源于朝廷军队,植根于民间百姓。表演仪式、形式、套路、技艺精湛繁复,集武术、舞蹈、音乐、杂技、美术之大成,含有丰富的民俗学价值。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闻东莞“功班藤牌舞”

圆山阵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王策铭 编辑/叶创成 陈小飞)2月5日,徐闻县委宣传部、徐闻县武术协会在该县文化广场举办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徐闻东莞“功班藤牌舞”展演,令人大开眼界。

  功班藤牌舞属明代健身舞,古代曾流于浙江、福建等地方。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由于安南和葡萄牙海盜的骚扰作乱,俆闻县土城被攻破,只好迁徙于海安所城,至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年),才迁回今徐闻城,历时达39年之久。寇乱时期,东莞一带百姓惨遭茶毒。为了共同抗击敌寇,乡民奋起练功习武。当时朝廷驻军也派出将官传授藤牌舞功,狠狠地打击了敌寇嚣张气焰,保卫了家乡的安宁。
  此后功班藤牌舞-直承传下来,成了徐闻县一项传统民间艺术活动。每逢春节元宵或其他-些大型庆典活动,都进行表演。

剪刀阵

  功班藤牌舞参加者120多人。分头叉、二叉、三叉、四叉等领队将官,每叉带16人,八面藤牌、八件兵器,一面藤牌配一件兵器,两人配对合作。双队方士兵手执兵器:关刀、双刀、头钗、铁尺、串仔、长连环、双手钣、月铲;二叉队:洋刀、缨枪、皇刀、双铗子、钩镰、绞棍、串仔;三叉队:关刀、双刀、月铲、铁尺、双手铍、长连环、串仔;四钗队:洋刀、皇刀、缨枪、双铰仔、串仔、钩镰、铰棍。一方士兵左手扣藤牌,右手执狼刀按总指挥的指令一一操演。功班藤牌舞阵式有:一、双龙阵;二、四象阵;三、八卦阵;四、圆山阵;五:环龙阵;六、剪刀阵等六种,各种阵式变化无穷,具有很强观赏性。

攻防对打


郑成功"特种部队"昨"登鹭" 11支"阵头"表演





东南网-海峡导报6月21日讯 昨天下午,郑成功文化节闽台民俗“阵头”嘉年华踩街活动热闹上演。11支民俗“阵头”,从鹭江道旅游客运码头出发到海军码头,边走边跳,行进表演了1.2公里。
最吸引人的,当数郑成功藤牌军阵。据介绍,郑成功的军队有支特种部队,那就是藤牌军,藤牌部队常常使得拥有铁骑的满州兵吃尽苦头。


玉封 蕭王府百年慶活動系列---民俗表演之6 藤牌舞(近距離攝錄版)


沙河籐牌陣



洪家兵器對拆 - 藤牌刀对三節棍



Saturday, November 23, 2013

我们应该选[华夏]为起点

大哥好,每个华人都聪明,都是祖先的功劳,传下来的万世DNA, 我不敢自居功劳,但是人术业有专攻,以下我尝试解答你的疑惑。

我不会选任何华人朝代为起点,这是一个思想误区,我们应该选[华夏]为起点。 更何况我们祖先不是第一次恢复中华、恢复文化,每次恢复中华都会恢复回我们华夏人的正统文明特征。这包括所有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等等,大到地球划界、长城,小到思想、语言、吃饭、衣服。这个是我们祖先的意志。 有历史可考,有制度可据,起点来说不是一个问题。

华夏人作为一个历史超过万年的民族,帝国历史也超过了2500年以上, 世代超过千代, 经历过了许多荣耀、顶峰,也经历过了许多灾害、苦难, 甚至亡国。读者必须理解华人历史实在太长而且复杂,因为单单一个朝代可以最多800 年之久, 也可以200年之短, 如果仅仅以研究小民族历史的简单方程式去理解, 我想就好像管中窥豹、瞎子摸象,就不会难理解有些人会解释出片面、武断的结论。 

就好像我讲的文化有里有外,有显有象,有文有武,大大小小都是。 然而当然我们要推崇让你我族人向上,让你我族人向善的高层次文化high culture 。 而历史上我们华人的文明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也列班于先进文明前列,不但先进而且高明,当外族、 外国竞相学习我们中华精髓,如美国设孙子兵法书籍于士兵,可见他们也佩服于我们祖先的智慧成果,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付版权费给我们华人呢? 哈

“华人文化是华人民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超过亿万年累积的、原生的、自信又独特的特征,范围包括任何雅、俗,高、低的文化。当然我们华人经过文明帝国被蛮夷侵略殖民、断代之后,很多东西都被切割掉了。当今, 新生代的我们可以去自由的复兴,恢复我们华人的高层文化High Culture .” 

“华人文化问题可以简化为教育问题。因为辛亥革命后,西方崇拜的殖民地奴隶思维严重,导致满盘西化。从此,远离了孙文先生的理念。孙文先生是非常反对盲目抄袭、盲目崇拜西方的。 
华人的教育从正统来看,教育是把人教育成人的,并且当中对我们华人后代有很强的民族教育, 不是仅仅把人教成经济体系里面把手或者螺丝钉而已。然而,满盘西化后,西方崇拜的殖民地奴隶们盲目的抄袭西方教育、西方耶神教,并且禁止了华人正统教育,这就是华人文化开始溃散的开始。现代我们所见之西方教育开始于德国军训,铁血首相使用了排排坐看黑板的方式训练青年男子,让他们在德国统一战争中获得全胜。其他欧洲国家随后竞相效仿而已。这个是一个军训的模式,是要生产士兵、螺丝钉的,不是教育人成人的。西方耶神教在古代中国根本不能够生存、根本没有市场,因为华人信心强大,更非常专一自己的宗教,这种西方舶来的宗教根本没有市场。根据历史记载,西方耶神教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亚洲找替身。 满清侵略殖民过后,华人社会被奴隶化,思想腐败、混淆、溃散,也成为了西方耶神教在亚洲找替身的市场。孙文先生更严厉批评了辛亥革命前后,西方传教士结党聚众在中国兴讼迫害华人。虽然他们这些进耶神教的原来是华人,但是进教之后心态改变,更会利用传教士是外国人之便,在香港、上海租界纠结势力迫害其他正常的华人。这些耶神教徒以耶神教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华人民族的精神和权益为中心,可见耶神教洗脑、摧毁文化的厉害,也可见耶神教徒心态不再是华人了。
这段里讲的是民国初期的情况。孙文先生就是孙中山,孙文是他的大名。” 

以上两段是我之前讲的。 华人作为一个独立、自主、自信的民族必然会拥有生存在天地间所孕育出的自身独特文化特征。简单来说,一个独立、自主、自信的文明必然会拥有生存在天地间所孕育出的自身独特文化特征。 任何一个自然形成的民族就会形成独特的样子,放之于世界也一样俄罗斯族(russia)和拉脱维亚(latvia)族或条顿(deutch)总有差别和自身独特可辨别之处。 当然我们华夏人也是同个情况。
环境条件改变如气候等等,也是一个思想误区,因为温带生成的汉服华装是要经历40度夏天的考验的,热带才30至37-38摄氏的温度对服装系列的考验是没有问题的。 我之前的贴也说了,完全没有变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个自信的民族其文明特征中心是不会变的。
辛亥之后,满盘西化,也实在不是孙文先生想要看到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西方崇拜的殖民地奴隶思维,认为什么都西方好西方强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明白西方现在是科技强盛,其他东西我看不尽然,他们那么多的国家才搞出来刀叉来吃饭,我们一个民族就发明了筷子来吃饭,可见他们单一民族来讲并没有那个智商高度,也造成美国必须引进外国人来帮助科技研发,以前是德国人(二战时期左右),现在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这个情况在西元2000年已经形成。 

小提一下,往往造成我们珍贵文化流失的是野蛮民族对我们华人文明的侵略、殖民, 不是我们因为改变而自然丢掉的。如传到日本的尺八, 没有能够在这么大的中国留下,就是因为蒙古入侵中国,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相关人才不复在。

赵武’灵‘王的所谓“胡服骑射” 是一个被满清篡改的历史, 用以让你我有这个合理化“祖先也改变了他们的衣服来适应环境”的思路,达到麻痹满清殖民时期汉人知识分子的思想麻痹作用,因为满清对我们华人实施了残酷的[剃发易服] ,而当时汉人文人、知识分子常常在文章和图画里看到自己的祖先都有长头发和Y领衣服,和他们身上的大大不同。
赵武’灵‘王是周时期,
古代周时期没有[胡], 只有[戎] - 身上插满武器的人种 ,[夷] - 身上带大弓的人种, [狄] -带犬围火而居的人种,[蛮] - 吃虫/ 有虎力/大吃小的人种,那个时候还没有[胡], [胡]的出现在汉时期出现。 如果你认为有可以指出佐证。 我们都说[从戎][戎装],没有[从胡]的。
所以可见[胡服骑射]是假的,被篡改的词汇,是[胡]出现后的人加进去的。

春秋的诸子百家,大哥你可以去看看,研究研究,里面已经有了很多接近人权、自由的描述,墨家、 老子,全部都很美。 而全部这些诸子百家的目的就是要救华夏出危难,当时周天子失势,天下大乱。

Friday, November 22, 2013

其实华人所有的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华人文化是华人民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超过亿万年累积的、原生的、自信又独特的特征,范围包括任何雅、俗,高、低的文化。当然我们华人经过文明帝国被蛮夷侵略殖民、断代之后,很多东西都被切割掉了。当今, 新生代的我们可以去自由的复兴,恢复我们华人的高层文化High Culture .

汉服,即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唐服、衣裳,亦是中国国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2],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3]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4],是汉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以《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体现了汉族千年不变的民族特色,并通过周礼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字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华夏的冠服制度。[5]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20多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的美誉,反映了汉族的文化礼仪,汉文明的核心是礼仪文化,而礼仪文化植根于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系辞传》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圆领等为其有益补充,一般不在显眼处使用扣子(至明代才开始于部份款式的服装显眼处上使用钮扣)。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少数民族政权禁止汉服的时期,最终直接导致汉服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公元1129年,金朝政权下令禁民汉服,又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后来海陵王首先宽松了政策: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最后结果反而是金人服饰汉化。清朝初期,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即所谓“留头不留髪,留髪不留头”,严厉禁止人民穿着汉服,杀害大批拒绝剃发易服者,从此汉服从人民生活中消失。当代,社会上重新出现了复兴汉服的热潮,希望透过复兴汉服让中国人认识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发型、服装都要杀的,满清迫害华人到很够力。。。





乐器: 
只知琴,不知瑟? 
馬王堆內出土了一件樂器名瑟,一共有廿五弦而普普通通的一條弦線卻有重大的發現....
http://cforum3.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44199

衣服: 
现代机器做不到的重量
漢朝重量不足一兩的素紗禪衣(视频)
http://cforum3.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44186


华族八大传统节日一、春节二、清明节三、端午节四、乞巧节五、中元节六、中秋节七、重阳节八、冬至节

1春节(一、一):万象更新、日新又新寄贺卡、买新衣新鞋、除夕、大扫除、团圆饭、压岁钱、守岁、贴春联、说吉利话、恭喜发财、恭贺新禧、喜气洋洋、吉祥如意、龙马精神、生意兴隆、拜年、红包、新年食品、年糕、糖果、红桔、逛花市、牛车水、新加坡河畔、裕华园、唐城、猜灯谜、舞龙、舞狮、新年歌舞乐。源于庆祝丰收、周朝(距今三千年)开始就有庆祝仪式、本在农历十一月、汉武帝时(距今约二千年)才改正月初一为"元旦"。送礼:礼品须双数、回礼、礼尚往来。祭祖:供奉鲜花或食物、纪念、追思。红色象征活力愉快好运。元宵节、灯节、中国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观花灯、赏明月。

2清明节(约4月4日):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春秋时代晋国介之推绵山烧死故事、寒食节、扫墓、祭骨灰塔、追思、"祭如在"、不忘本、报恩意识、纪念祖先、履行孝道、加强家族凝聚力。清除坟墓旁杂草、供奉食品鲜花、火化、土葬、庙宇、神主牌、祭祖仪式、灵位、静穆鞠躬。现代意义:年轻一代须了解家族前辈的奋斗历史。

3端午节(五、五):屈子情怀、光昭千载
战国时代楚国屈原自沉汨罗江故事、爱国情操、高洁人格、令人仰慕、典范人物、包粽子、赛龙舟。现代意义:可由追思屈原扩大至追思所有对国家、对民族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借以培养年轻一代的"大我精神",提醒他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忠于国家、献身社会、爱国的主题、诗文创作朗读比赛。

4乞巧节(七、七):坚贞爱情、岂在朝暮
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银河、喜鹊、宋朝秦观《鹊桥仙》:"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国的情人节"、浪漫色彩、"七夕节"。织女是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妇女向她乞求智慧、巧艺或求赐美满姻缘。以往:未婚女子参加"七姐会"、牛车水庆祝盛况、张灯结采、"七姐诞"、女儿家的大日子。现代意义: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在这一天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5中元节(七、十五):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道教传说七月初一鬼门关大开(至七月三十)、"鬼节"、"普渡";佛教目连救母故事、举行"盂兰盆会"(对"倒悬、极苦"的生命进行超度);孝亲意识、宗教情操。中元会、商界、酬神戏、七月歌台、标福物。佛教徒:拜祭祖先、表扬孝道;道教徒:"普渡"孤魂野鬼。供奉祭品、焚烧冥纸。炉主、收月捐、分祭品、主持宴会。现代意义:关怀与分享、在祭祀自己祖先之余,也应关心和帮助那些孤苦老人、贫穷者以及其他不幸者。

6中秋节(八、十五):皎美月色、万家共赏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赏月品茗、提灯笼、吃月饼、猜灯谜、月光会、叙旧谈心、艺术情怀。习俗:中秋拜月、遥祭嫦娥、祈求幸福、家人平安;传统食品、圆形月饼、象征团圆、美好愿望。月饼故事: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汉人推翻蒙古人统治;他们通过互相赠送里边藏着字条的月饼,约定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获得成功,建立了明朝。以后,在这天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节日前一个月,月饼灯笼便开始上市。一饱口福、祭祖拜月、亲戚朋友互相馈赠;柚、芋、瓜果;灯笼制作比赛、花灯展览会、宗乡会馆、联络所、居委会;中秋晚会、温馨和谐的夜晚。

7重阳节(九、九):登高望远、顾往思来
旧俗:全家登高、消灾避难、祝愿平安、唐朝诗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祭"、纪念先人、扫墓祭祖、焚化衣给先人;家人团聚。历代文人雅士、登高远眺、饮酒作诗、舒展胸怀。现代意义:户外活动、松懈身心、检讨计划、反省所作所为、进行调整、重新出发。享受大自然风光、联络亲友感情。

8冬至节(约12月22日):汤圆甘甜、家人团圆

"冬至":"冬季到了极点"、当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黑夜最长。一年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分粉红与白色两种;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团圆。历史:周代元旦在至日(汉武帝时才改),历代重视此日,民间也有此日"添一岁"的观念。"吃汤圆,增一岁"、祭祖拜神、天伦之乐。
——————————————————————————————————————————————————————————

华人传统节日[编辑][size=0.87em]参见: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又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节日)
  • 玉皇诞辰 - 农历正月初九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
  • 龙头节(又称“青龙节”,农历二月初二)
  •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农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
  • 上巳节(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多为国历四月四日)
  • 清明节(又称扫墓节,平年为国历四月五日,閠年为国历四月四日)
  • 佛诞(又称“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 立秋(又称“秋膘节”,农历七月初九)
  •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 冬至(又称冬节,国历十二月廿一或廿二日)
  • 腊八节(又称“佛成道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 尾祃(平年 : 西历十二月廿二日,閠年 : 西历十二月廿一日)
  • 祭灶节(又称“送灶神节”,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
  •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其实华人所有的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因为节日当天我们一定拜天地、祖先。
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祖日包括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


华夷之辨[编辑]

华夷之辨的宗旨反映在《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周礼和汉文明价值观作为区分华夏和蛮夷的标准。周礼不仅包括礼仪制度也包括服饰,其核心思想在“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宋代程颐说过:“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

五常[编辑]

五常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在汉代又为仁义礼智信。

文化有里有外,有显有象,有文有武,大大小小都是。 然而当然我们要推崇让人向上,让人向善的高文化high culture 。 
教育那个就是我之前所讲,也是你开的题目里面所提,我们华人的教育和洋人的是很不同。我相信你没有看完。
不是我要说你,说话就不要说绝,留条后路给自己吧,比如舞麒麟吧在东马很多的。 反清复明的东西在吗乃下华人中有很多的。
反清复明很好呀,华人秘密组织很多原先都是反清复明的。大家用的方法各异,目的一样。
华人的文化可以教导呀,好像24节令鼓,现在也是遍地开花。 这个英歌武,非常有气势,不错!而且是潮州人的东西,吗乃下也有潮州人,要学过来,太简单了。
节日不许要搬呀, 我们每年都有在庆祝。何谓搬过来奇怪呢? 季节性又怎样呢? 本地华人早就庆祝冬至、中秋很长久的历史了。。。
鼓的声音超级美 , 而且在庙宇里面都在用,很多不正的,我去过一间寺庙的就很正。

全部的表现文化都是宗教节日的外表,而宗教节日就是华人生活的中心,没有所谓搬不过来的逻辑,文化随华人,华人过来了文化就过来了;

你不能够说只要肉就不要皮,如果你的手没有皮,很快你就进医院了。

教育我就不鼓励你把这样的东西放进吗乃下的教育系统里面,因为他们不会明白的,而且现在的中文学校已经基本被政府制度控制,没有发挥空间,自己在家里、家族里教吧。 我们华人的教育系统很美很强,现在的欧洲人才刚刚想到类似的东西,时间差了两千多年,其实西方的教育系统乃至吗乃下教育系统对比我们华人祖先的教育系统是落后、原始很primitive 的。我希望会有我们华人自己的民族教育系统,这个才是我乐见的。

麒麟是高层次一点的,和龙、凤、龟同班,狮子可能是代替老虎的,老虎有不祥意义。

反清复明是华人的文化啊,由反清复明衍生出来的东西很多。组织、手势、歌谣、文物等等,多了。反清复明的意义是华人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主、反抗暴权、反抗侵略、反抗殖民的意志力,长达300年之久。 华人这样的硬骨民族,世界上罕见哦。

你不能够说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有地缘性拉,有地缘性也是我们自家的东西,各地华人都是兄弟,有些东西传到了一些地方,我们现在找回来了学起来不是很好吗? 如果以你的逻辑,那么24节令鼓起源于新山的一个文化人的创造,这个也是地缘性啊,其他地方华人不能学了;这新山产的,怎么其他地方的华人也学去了?也去学呢? 可见华人学华人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意见和隔阂。 那么英哥武的情况也一样,那么有气势的舞蹈,我们吗乃下华人就应该学起来、发扬、在节日、节庆时表演、庆祝。

其实华人所有的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因为节日当天我们一定拜天地、祖先。
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祖日包括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其他的日子我们都会拜天地。
你要看啊,有些典故是原本那个节日后发生的,原本就有那个节日,即使是有典故造成了节日的,而在节日当中我们都拜天地、拜祖先,所以对于我们华人来讲全部节日都是我们华人的宗教节日。这真的没有差别哈。

华人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变的,因为我们先王会设置礼部来统一、管理:宗教、文化和教育,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我们祖先的文化基本上8成没有变动过。我们祖先是忠心、专一、自信的人群。当然会有多少变动啦,没有就很假,我们祖先那么聪明,看到厉害的武器,马上抄起来装备军队了,行动快、眼界高。 

我承认lz 讲的东西有点乱,我大概明白他要讲什么,他是有热情,但是没有讲到一个所以然。。。

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华人文化问题可以简化为教育问题。

华人文化问题可以简化为教育问题。因为辛亥革命后,西方崇拜的殖民地奴隶思维严重,导致满盘西化。从此,远离了孙文先生的理念。孙文先生是非常反对盲目抄袭、盲目崇拜西方的。 
华人的教育从正统来看,教育是把人教育成人的,并且当中对我们华人后代有很强的民族教育, 不是仅仅把人教成经济体系里面把手或者螺丝钉而已。然而,满盘西化后,西方崇拜的殖民地奴隶们盲目的抄袭西方教育、西方耶神教,并且禁止了华人正统教育,这就是华人文化开始溃散的开始。现代我们所见之西方教育开始于德国军训,铁血首相使用了排排坐看黑板的方式训练青年男子,让他们在德国统一战争中获得全胜。其他欧洲国家随后竞相效仿而已。这个是一个军训的模式,是要生产士兵、螺丝钉的,不是教育人成人的。西方耶神教在古代中国根本不能够生存、根本没有市场,因为华人信心强大,更非常专一自己的宗教,这种西方舶来的宗教根本没有市场。根据历史记载,西方耶神教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亚洲找替身。 满清侵略殖民过后,华人社会被奴隶化,思想腐败、混淆、溃散,也成为了西方耶神教在亚洲找替身的市场。孙文先生更严厉批评了辛亥革命前后,西方传教士结党聚众在中国兴讼迫害华人。虽然他们这些进耶神教的原来是华人,但是进教之后心态改变,更会利用传教士是外国人之便,在香港、上海租界纠结势力迫害其他正常的华人。这些耶神教徒以耶神教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华人民族的精神和权益为中心,可见耶神教洗脑、摧毁文化的厉害,也可见耶神教徒心态不再是华人了。
这段里讲的是民国初期的情况。孙文先生就是孙中山,孙文是他的大名。

Sunday, November 10, 2013

华人面对着政治压迫、经济压迫、文化压迫、信仰侵略、教育压迫、人口压迫等等。

华人面对着政治压迫、经济压迫、文化压迫、信仰侵略、教育压迫、人口压迫等等。如果我们不拼命反击,我们的文化将会被洗尽,然后被同化、吃掉,然后就是一无所有。 剩下的只是在日后走在路上的香蕉人、假回的行尸走肉。

昨天我看卑南人在接受访问,满口的harap harap kerajaan, 我在想如果[等]、[希望]、[期望] 可以解决问题的,你们今天就不会那么糟糕了。又联想到前几天卑南人阻挡政虎的水坝工程,然后被抓走调查。看来弱势群体是不会被一个奉行吃人政策的政虎所怜悯的。

回想到我们华人走过的道路,我们能活到现在都是祖先的[远见]、[坚持]、[坚决]所带来的好处。

味道,暂时还没有科技可以记录,所以失去暂时无法避免。使用食谱方式也就尽人事而已。

田野行脚的李永球先生,帮周杰伦写词的方文山都已经知道汉服、穿上汉服了。复兴不复兴不是取决于任何人的愿不愿意,这个就是华人的历史定轨,汉服是华人的传统服装。人家说不管自己的妈妈怎样老了丑了都是自己的妈妈,更何况汉服那么美!相比之下,马奶人只有一条纱笼就抓得紧紧的。我们不可以掉入什么都要新的思想误区,因为汉服是华人原生的文明象征;汉服就是我们华人的民族服装,我找它找了20年。。。当我了解了为什么它被满清硬生生血腥的从我们华人身上拔下而不是西化的结果后,我明白了,之前我误解了,一度我以为民国从日本抄来的那种学生服是民族服装,可是那不对呀。当历史真相被揭发后,很多人都认同了汉服!而不是那些无力的长袍马褂学生服或旗袍之类。
至于,地域气候你放心吧,你看娘惹装,其实就是从明朝女子样式改化而成,改布料、设计就可以了,就可以适应了,你看清楚想明白温带线的国家,不管是北半球、南半球,他们夏天都是超级热的!比我们马奶下热很多!那么汉服难道没有相应的适应吗?那是肯定有的呀!这个地域气候上,你不必太过担心了。

我们并不是幸运,而是我们的祖先的[远见]留下给我们活路的条件与机会。

新加坡很快就会变成香蕉共和国,只要梵蒂冈叫它攻击任何人,它的军队就会自己行动,连他的国会也形同虚设。

因为历史原因,华人不止面对了历史被满清涂鸦、篡改的后遗症,更面对了基督教、回教、汉奸等等的侵略式渗透、异化;
只有华人才会想要华人文化,只有真正的华人才会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去保护、维持华人的文化、信仰、安危。
有人说了华人民族精神不强导致不团结和文化缺失, 那是肯定的呀。 那么我们就应该现在开始强化华人的民族精神来团结、来保卫、来维护那么众多的文化遗产。例如华人的美食、建筑、文化、文字、信仰等等,太多事情要做,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完说清的。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