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5, 2009

华是炎帝部的符号, 黄帝用的符号是夏

写书的识得两个字就可以了,现在的书太多假书了,基于一些阴谋或者政治目的,任何人都可以乱乱说,以图迷惑民众,这也当然包括了我们华夏人的敌人,它们也会这样做的; 那么我们就应该借助我们民族的信仰和科学的佐助来识别真相。


据《国语·晋语》曰:“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我们推测其是炎帝黄帝兄弟部,我们也可以从生活范围中知道。
以考古来验证,我们沿着祖先迁徙进黄河北岸和中下游之前, 那就是仰韶时期;
仰韶在于长安、 周原、 河南、 太原之间, 符合了黄帝部逐渐进入黄河北岸,而炎帝部逐渐进入河南(黄河中下游)的历史述说;


华是炎帝部的符号, 黄帝用的符号是夏;


(推测为炎帝部)
“1985年,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晋文化讨论会”上曾赋诗一首,首句为“华山玫瑰燕山龙”。其中的“华”古义为“花”,指的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上常绘的一种花卉形图案。苏秉琦先生说:“庙底沟类型可能就是形成华族核心的先民遗存。庙底沟类型主要特征之一的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得名的由来,华山则可能是由于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的。这种花卉图案彩陶是土生土长的,在一切原始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华山、华夏、中华之华既然来自于五千年前风中摇曳的一朵野花,那么这朵花旁的先民一定具有崇尚美好事物的浪漫基因了。”


(推测为黄帝部)
彩陶鱼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随着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深入开展,许多新的发现不断涌现,关于仰韶鱼纹盆的报导也是层出不穷。我们惊喜地发现,在一个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鱼纹有惊人的一致:甘肃境内最西端的发现是陇西二十里铺出土的属于第四阶段的变体鱼纹,最南端的发现是白龙江流域的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出土的属于第四阶段的鱼纹,西汉水流域西和宁家庄遗址出土的第二阶段鱼纹,礼县石嘴村出土的第一阶段的鱼纹。渭河一带是中心区域,出土鱼纹的遗址更为集中,不再一一列举。这个地理范围最东可达关中平原武功、岐山一带,甚至在陕南南郑龙岗寺、内蒙古南部凉城王墓山下遗址都出土了颇为相似的鱼纹盆。上述范围大约有30万平方公里之大,涉及今日的3个省区。这种令人惊奇的一致现象至少告诉我们:第一,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应该属于同一支文化,陇南和陕南属于这个文化圈的边缘地区;第二,在这个地理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传播非常活跃,人们的居住地虽被千山万水所阻隔,但绝非想像中的闭塞;第三,鱼纹不是一般的彩陶纹饰,而是作为同一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出现的。出现这种标志性符号的原因,以及所代表的什么内在的含义还应深入探讨。”


“关于“夏”,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氏号有关。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夏”是个会意字,《说文》解释说:“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臼。”页:人头;臼:两手;夊:两足——这个字本是中国大地上先民的自画像。从字形看,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形:威仪棣棣、孔武赳赳。这个字充满了夏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甲骨文“夏”


金文“夏”


小篆“夏”



补:
不是因为他叫有熊就用熊图腾的啦,我晕,还是拿出相关科学佐证才好说。
什么黄帝族是西北方民族,MD 胡说八道吧

炎帝姓姜世因为在姜水建家立业啦,不关“羌” 的事情,不要以为两个字很像就相信了阿。